平博pinnacle新闻

平博pinnacle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博pinnacle新闻

平博pinnacle新闻

首页 > 平博pinnacle新闻

平博:上海市级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自主可控的智能机器人实时芯片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子任务推进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平博发布时间:2025-01-03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

  2021年8月16日,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承担上海市级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下属的“自主可控的智能机器人实时芯片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子任务的团队在位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智殷自动化科技公司上海研发中心召开了任务推进会议。

  与会人员

  上海市级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复旦大学任务负责人、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光华临港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甘中学博士、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微纳工程技术中心特聘教授、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芯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杨士宁博士,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微纳工程技术中心教授、芯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复旦大学工研院光华临港微纳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周华博士及团队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智殷自动化科技公司上海研发中心控制器实验室,甘中学博士向团队介绍了中国智能机器人控制器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面临的“缺芯少魂”的严峻局面,和开发出自主可控的智能机器人实时芯片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解决产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推进会议上,微纳工程技术中心俞晓华博士、张冠华博士、卢基存博士、叶菲博士分别汇报了开发自主可控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研发的先进控制芯片与异构集成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子任务开发技术路线图与实施方案。这些成果将形成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实现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芯片和操作系统,为“人机物三元协同与群智涌现”提供基础的硬件和软件支撑。

上海市级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自主可控的智能机器人实时芯片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子任务推进会议顺利召开!

  杨士宁和周华教授还就子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将复旦大学工研院微纳工程技术中心与芯盟科技的科研资源和成果更好地整合、更有效地支撑提出了实施方案。

  团队一致认为通过对自主可控的RISC-V指令集及延伸出的微处理内核和电路IP及嵌入式操作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包、存算一体创新设计架构、异构或晶粒集成工程实现技术等成果的有机整合、采用相对成熟的基础芯片制造工艺就有可能实现项目任务急需的先进工艺芯片和软件操作系统解决产业高性能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和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甘中学院长对子任务团队的科研成果和实施计划给予高度认可;进一步阐述了上海市级重大专项瞄准人工智能科学前沿,聚焦自主智能系统,以自主无人系统为主要抓手,要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人才队伍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冲击世界前沿;研究任务主要针对自主智能系统的高效交互、可控行为、群体智能演化与智能涌现等重大科学问题,重点研究自主智能系统的交互理论与技术、行为理论与技术和智能共融理论与技术三大方向,并通过对异构集群交互行为进行集成验证与综合评估,体现群体自主智能系统优于单智能体简单叠加的科学先进性,而“自主可控的智能机器人实时芯片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为市级重大专项的首要攻克的重要任务。

  最后,甘院长鼓励团队不辱使命、勇于创新,用“新工科”的思维和方法大胆实践;要求团队严格按照技术路线图和实施方案推进任务、为完成上海市人工智能重大专项作出贡献。

  延伸阅读

  临港新片区复旦产业化创新平台是由复旦大学、临港集团、临港城投共同组建。平台主要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依托复旦新工科、信息、材料等多学科进行产业化研发管理与服务、重点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企业培育。

  目标3年内实现培育科创型企业不少于25家,其中高新企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不少于6家,PCT国际专利不少150项,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150项平博pinnacle

  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落地为发展宗旨,不断摸索创新产业化新模式,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落地临港企业。

  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平博

13244777854

168169@pingbopinnacle.com